“土特产”变身经济发展“金名片”!梅州持续加强地理标志运用,赋能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11月,土特产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梅州)分中心揭牌成立,变身是经济金名九游全省首家地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分中心,进一步加强了梅州市专利、发展发展商标、片梅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力度;2023年8月10日,州持志运质量一场由省市场监管学会主办的续加地理标志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咨询研讨会在我市召开,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强地为加强地理标志运用赋能乡村振兴出谋划策……
(梅市宣供图)
近两年来,理标省级知识产权平台“落户”梅州,用赋业高省级有关知识产权、色产地理标志活动在梅州举办的土特产现象愈发常见。在这背后,变身九游我市不断强化地理标志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经济金名积极作用,扎实实施地理标志提质强基、发展发展品牌建设、产业强链、能力提升四大行动,全面加强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作取得可喜成效,成了主要推动力。
服务效能创优
让特色产业有“名”
商标富农,地理标志兴业。地理标志作为重要的知识产权,是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有力支撑。
近年来,我市地理标志培育成果增量明显,“土特产”纷纷变身经济发展“金名片”。截至目前,我市共拥有“梅州金柚”“西岩乌龙茶”“大埔青花瓷”“八乡山番薯”等13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中“梅州金柚”列入中欧互认互保产品。另外还有“梅县金柚”“大埔青花瓷”“兴宁茶油”“兴宁单从茶”“梅塘杨桃”等8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留隍枇杷”“蕉岭金桔”等2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工作正稳步推进中。
“我们以‘柚果’‘茶叶’等优势产业为依托,推动各县(市、区)地域特色经济为带动,组织县(市、区)深入挖掘优势地理标志,摸排辖区优势地理标志数量、品种、规模发展情况等,引导各相关产业协会、团体组织及相关单位参与地理标志申报,全面推动依托地理标志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创新思路推进地理标志产品培育发展基地,提升了全市现有地理标志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助力产业发展规模提升与乡村振兴方面,该局还深入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项目,建立“地理标志+企业+电商”合作模式,与梅州日报社开展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梅州金柚”“蕉岭绿茶”直播带货活动。此外,还通过京东搭建梅州地理标志馆推广销售我市地理标志产品,组织4家企业现场参展“广东省首届地理标志产品广货手信节”和“梅州金柚”等3个产品评选广货手信,多措并举提升我市地理标志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吴腾江 摄)
如今,重点围绕13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8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市市场监管局还建立了以“地理标志+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等多种形式利益联结机制,探索推广地理标志公司化、一体化运营管理模式,促进地理标志发展壮大,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构建标准体系
让地理标志运用有“规”
只有兴品牌才能强发展。近年来,我市积极构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准体系,积极推广“梅州金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扩张、产业化运作、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产研品牌带动效应,以标准促规范,以品牌强运用,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引领,推动地理标志发展。
2019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推动我市现有的13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制定了梅州市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方标准。“我们还通过大力推进专用标志使用核准改革,目前已成为全省10个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核准改革试点市之一,这也为我市地理标志规范运用增加了资源、提供了平台。”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原使用地理标志标识的30家企业全部完成了换标,有14家企业新获批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
地理标志运用有了标准,品牌培育也有了丰硕成果。记者了解到,截至2022年底,全市商标注册量6379件,商标有效注册量达52562件,同比增长11.27%。“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开展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创建工作,并通过一系列的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使公众增强了对地理标志的认识,提高了保护维权意识,也进一步净化了市场。”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引来金融“活水”
让企业发展有“劲”
2022年,梅州农商银行向我市梅县区金柚协会成员累计发放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质押贷款达1.8亿元,有效解决了商标企业发展资金问题。
这是一次以“地理标志”的“无形价值”助力企业获得贷款,是作为梅州地区乃至全省“地理标志”的品牌价值在金融领域得以运用的一次全新尝试,也是我市市场监管部门高标准实现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有效赋能梅州乡村振兴的一个具体实践。
“我们通过积极引导梅县区金柚协会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梅县金柚’质押给梅州农村商业银行进行担保,梅县区金柚协会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综合授信额度的方式支持仅有企业发展。”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引来“真金白银”的注入,既发挥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梅县金柚”的品牌价值,也有利于“梅县金柚”做出口碑,更让协会成员和种植农户跟着受益。
梅州日报记者:林婉萍
通讯员:梅市宣
编辑:李舒宇
审核:张英昊
- ·元宵节广佛线延长1.5小时,城际站曲艺快闪免费看
- ·从外科医生到果蔬大王:夷易近营企业家黄俊辉不断将辅助农人放在心上
- ·美国拟禁止智能联网汽车等使用中国软硬件,外交部回应
- ·从化荔枝财富农创青年杨国森:以本村落为中间打造荔枝文旅圈
- ·无人机别乱飞!黄某某被境外组织教唆拍涉军照片获刑14年
- ·“第一票仓”广东领跑!中秋档全国电影票房突破3.7亿元
-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举行,352个集体和368名个人受到表彰
- ·广东药科大学“组团式”援疆成果清晰
- ·广西大新县召开龙须菜财富睁开增长会
- ·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央行资金支持比例由60%提高至100%
- ·四大版块,精采不断!快来打卡2024广东省“绿书签行动”张扬周行动
- ·游客擅闯景区未开放区域发生意外,谁担责?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
- ·深圳地铁:2月6日—14日延长夜间运营时间
- ·减速拟订美满预制菜财富相关尺度!国家发改委等五部份印发新见告
- ·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央行资金支持比例由60%提高至100%
- ·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第四代执法艇建成